我行向小微企业主、小微企业发放的用于解决其正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贷款
申请易提款快,满足借款人合理综合消费需求的个人贷款产品
线上获客、线上评估、线上审批的个人贷款产品
满足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生产经营及个人合理综合消费需求的抵押贷款产品
指我行对科技型企业法人发放的用于解决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资金需求的贷款
我行向个人、小微企业发放的,用于解决其合理的购房、购车需求的按揭贷款
指符合监管要求的机构客户存入我行的期限固定的、我行按相应的定期存款利率给付利息的大额定期存单,支...
单位活期存款是一种随时可以存取、按结息期计算利息的存款,其存取主要通过现金或转账办理。活期存款账...
单位定期存款是指企业、事业、机关、部队和社会团体等单位在我行以单位名义存入的人民币定期存款,期限...
现金管理产品提供账户管理、资金归集等功能,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资金管理。
为电子交易平台提供会员在线签约、出入金、交易资金清算、查询和对账等服务。
银企直联是指我行提供的一种银行系统与企业财务系统对接方式,企业可直接通过财务系统进行银行账户和资...
流动资金贷款,是指我行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办理银行贷款的主体除外)发放的,用...
固定资产贷款指我行向法人或非法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办理银行贷款的主体除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
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是指我行向持有已竣工验收合格、办妥不动产权证书并投入运营的综合效益较好的商业性...
我行获得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批准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综合类现券做市商”资格,拥有较强的定价能力和与拟开...
2023年6月外汇交易中心创新推出银行间市场债券组合交易业务(即债券篮子),以更加灵活和高效的交易方式...
以承销团成员角色参与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分销业务。
债券回购含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质押式回购是交易双方进行的以债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
债券借贷是指债券融入方以一定数量的债券为质物,从债券融出方借入标的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归还...
我行以自有资金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及央行票据。
我行以自有资金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短期融资券(CP)、中期票据(MTN)、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资产支持票...
我行以自有资金投资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的信用债券(不包括利率债、可转债、可交换债)。
我行以自有资金投资在银行间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
我行以自有资金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金融机构发行的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券商次级债、保险机构资本补...
我行以自有资金投资境外债券的业务。
包括公募货币基金及债券基金投资。
我行以自有资金投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同业存单;同业存单是指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
我行以自有资金投资债券型集合产品以及保险资管计划,并获得投资收益。
收益凭证是指由证券公司发行,约定本金和收益的偿付与特定标的相关联的有价证券。
存放同业业务是指我行在合作银行开立账户,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期限及利息支取方式办理的人民币...
同业借款业务是指我行通过线下方式以自营资金向具备同业借款资格的金融机构借出人民币资金的业务。
同业拆借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金融机构之间,通过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网...
法人透支业务是指经我行审批核定透支额度的同业客户,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在约定的透支账户中和核定的透...
同业存单发行是指我行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同业存单(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是一种货币市场工具)的业务。
同业存放是指合作银行在我行开立定期账户,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期限及利息支取方式办理的本外币...
是一款同业存款业务产品。
同业借入业务指我行从其他金融机构借入同业资金。
围绕上市公司股东及其关联方开展的融资业务。
我行与具备资格的券商、银行、信托、基金子公司等机构合作,提供方案设计、资金与资源整合、牵头推进项...
我行以自有资金认购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登记流转的信贷资产流转财产权信托优先级份额。
我行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
通过运用银行间、证券交易所等交易市场上市债券资产,为客户提供现金管理、纯债、固收+等风险收益特征各...
通过筛选各类型公募基金、信托产品、资产管理计划等投资品种为客户提供投资管理。
通过投资股票、定增等权益类资产为客户提供投资管理。
通过投资股票质押式回购等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为客户提供投资管理。
以案说险:识别“中介所说的低利息”
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金融素养的不断提升,出现借贷需求时,越来越多的人能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了解正规贷款产品,多方对比,选择合适的产品。但仍有人会听信某些中介“这个产品利息低”的说法,等到还款时才发现该产品利息超过自己预期。今天就为你剖析“中介所说的低利息”。
一、案例
王先生经营一家小微企业,有一定资金需求;遂留意了解市场上各金融机构相关产品,但看好的低利率的产品暂无法申请;有朋友介绍某中介人士小李,小李为其介绍其他产品,按月等额本息归还,特别是利率也不高,还计算给王先生看,王先生了解之后,不再怀疑,就向小李支付服务费,按其介绍办理了该贷款。到还款时,王先生发现,归还利息超过自己预期。
二、套路:混淆利息计算方式
银行计息是按实际占用资金为基础计算,即如一笔贷款,36个月按月等额本息归还,则第1期归还资金中的利息部分是按照全部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换算成日利率/月利率按占用期间进行计算;第2期归还资金中的利息部分是按照全部本金减去第1期中已归还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换算成日利率/月利率按占用期间进行计算;以后各期同样计算,计息的本金会逐渐减少,利息部分就会逐渐减少,每月归还的本金逐渐增加,但每月归还的本金加利息都是相同的,即是等额本息。其中年利率是确定的,日利率/月利率是以年利率经过换算得到,也是确定的。
但中介小李给王先生展示的却不是这样。小李在手机上找了一个还款计算器,填好王先生的贷款金额,选好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期数为36,输入该产品的年利率,计算器展示出36期的还款计划表,每期归还的本金、利息,以及36期支付的总利息;但是小李并不给王先生细看每期的本金、利息是多少,更不会解释每期的本金、利息是怎么计算的;小李是用36期的总利息除以贷款金额,再除以36期,得出民间惯称的月息几厘的说法。这个月息是比用年利率除以12得出的正确的月利率要小的。王先生就此被误导,以为自己得到了所谓低成本资金。
很明显,小李的算法,偷换本金,使得除第1期的贷款金额是作为正确的计算基数外,其他期数的本金都变大为贷款金额,所以导致得出的月利率变小了。
如下图(图片来自于网络)中,100万元贷款本金,3年期按月等额本息还款,年利率6.15%,折算民间惯称的月息为6.15%/12=0.51%,即5厘1;按小李的算法:总利息97638.16除以本金1000000,再除以3,得出年利率3.25%,再折算民间惯称的月息为3.25%/12=0.27%,即2厘7。
三、防范指南
《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均规定金融机构应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有利于消费者接收、理解的方式进行产品和服务信息披露,应以显著方式向消费者披露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利息、收益、费用、费率、主要风险、违约责任、免责条款等可能影响消费者重大决策的关键信息,贷款类产品应当明示年化利率。
广东华兴银行提示您:目前,金融机构均严格按照监管部门要求执行,明示年化利率,消费者只需比较年利率,就明确知道成本高低,不需要折算月利率去比较。同时消费者应提高警惕,提高认识,对于重要关键信息,多向银行工作人员直接询问,避免经过各种中介介绍,反而被绕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