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向小微企业主、小微企业发放的用于解决其正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贷款
申请易提款快,满足借款人合理综合消费需求的个人贷款产品
线上获客、线上评估、线上审批的个人贷款产品
满足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生产经营及个人合理综合消费需求的抵押贷款产品
指我行对科技型企业法人发放的用于解决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资金需求的贷款
我行向个人、小微企业发放的,用于解决其合理的购房、购车需求的按揭贷款
指符合监管要求的机构客户存入我行的期限固定的、我行按相应的定期存款利率给付利息的大额定期存单,支...
单位活期存款是一种随时可以存取、按结息期计算利息的存款,其存取主要通过现金或转账办理。活期存款账...
单位定期存款是指企业、事业、机关、部队和社会团体等单位在我行以单位名义存入的人民币定期存款,期限...
现金管理产品提供账户管理、资金归集等功能,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资金管理。
为电子交易平台提供会员在线签约、出入金、交易资金清算、查询和对账等服务。
银企直联是指我行提供的一种银行系统与企业财务系统对接方式,企业可直接通过财务系统进行银行账户和资...
流动资金贷款,是指我行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办理银行贷款的主体除外)发放的,用...
固定资产贷款指我行向法人或非法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办理银行贷款的主体除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
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是指我行向持有已竣工验收合格、办妥不动产权证书并投入运营的综合效益较好的商业性...
我行获得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批准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综合类现券做市商”资格,拥有较强的定价能力和与拟开...
2023年6月外汇交易中心创新推出银行间市场债券组合交易业务(即债券篮子),以更加灵活和高效的交易方式...
以承销团成员角色参与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分销业务。
债券回购含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质押式回购是交易双方进行的以债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
债券借贷是指债券融入方以一定数量的债券为质物,从债券融出方借入标的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归还...
我行以自有资金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及央行票据。
我行以自有资金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短期融资券(CP)、中期票据(MTN)、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资产支持票...
我行以自有资金投资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的信用债券(不包括利率债、可转债、可交换债)。
我行以自有资金投资在银行间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
我行以自有资金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金融机构发行的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券商次级债、保险机构资本补...
我行以自有资金投资境外债券的业务。
包括公募货币基金及债券基金投资。
我行以自有资金投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同业存单;同业存单是指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
我行以自有资金投资债券型集合产品以及保险资管计划,并获得投资收益。
收益凭证是指由证券公司发行,约定本金和收益的偿付与特定标的相关联的有价证券。
存放同业业务是指我行在合作银行开立账户,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期限及利息支取方式办理的人民币...
同业借款业务是指我行通过线下方式以自营资金向具备同业借款资格的金融机构借出人民币资金的业务。
同业拆借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金融机构之间,通过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网...
法人透支业务是指经我行审批核定透支额度的同业客户,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在约定的透支账户中和核定的透...
同业存单发行是指我行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同业存单(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是一种货币市场工具)的业务。
同业存放是指合作银行在我行开立定期账户,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期限及利息支取方式办理的本外币...
是一款同业存款业务产品。
同业借入业务指我行从其他金融机构借入同业资金。
围绕上市公司股东及其关联方开展的融资业务。
我行与具备资格的券商、银行、信托、基金子公司等机构合作,提供方案设计、资金与资源整合、牵头推进项...
我行以自有资金认购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登记流转的信贷资产流转财产权信托优先级份额。
我行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
通过运用银行间、证券交易所等交易市场上市债券资产,为客户提供现金管理、纯债、固收+等风险收益特征各...
通过筛选各类型公募基金、信托产品、资产管理计划等投资品种为客户提供投资管理。
通过投资股票、定增等权益类资产为客户提供投资管理。
通过投资股票质押式回购等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为客户提供投资管理。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从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这一年来,各家金融机构围绕“五篇大文章”谋篇布局,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广东省本土城商行,广东华兴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在稳健发展的同时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华兴力量。
今年以来,广东华兴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统筹做好“五篇大文章”,多点发力优化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推动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能,彰显了地方金融主力军的责任与担当。
夯实创新底色,加大科创信贷资源倾斜力度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金融与科技、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围绕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广东华兴银行持续加大对科技类客户的信贷资源倾斜力度,主动为客户提供特色化和差异化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全方位为科创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稳步发展提供新动能。在产品创新方面,广东华兴银行深入科技类客群研究,制定了科创型企业融资专项机制,为优质科技型企业客户提供专属“科创贷”产品。同时,充分运用第三方大数据征信对企业科技属性进行评价,辅助准入,高效审批,批量化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在优化金融服务方面,广东华兴银行通过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科创金融产品与专属服务,并逐步向与非银业务撮合、政府贴息贴补、企业健康运营体检等解决科创企业“融资+融智”服务。在机制保障方面,建立科技型企业绿色审批通道,优先快速处理科技型企业贷款业务的审批流程,并通过开展专项竞赛活动,鼓励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投放。在防控风险方面,广东华兴银行通过大数据的合理有效应用,线下与线上渠道的有机结合,打造精准获客引流、智能审批、电子签约、自上而下的自动贷后监控体系,做到精准风控,降低成本、防控风险。
筑牢绿色根基,推动绿色金融多维发展
发展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积极实践者,广东华兴银行深入布局绿色金融,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全行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并通过顶层设计规划、信贷资源倾斜、绿色产品创新、“科技+大数据”赋能,引入第三方技术支持等一揽子机制,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多维度蓬勃发展。
在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中,广东华兴银行锚定“双碳”目标,不断开展创新实践,早在2016年开始便展现其前瞻性和开拓精神,将绿色金融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率先在广东省内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并在2016年-2018年连续三年累计成功发行5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2024年以来,广东华兴银行积极申报并成功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同时通过积极主动的政策专享、业务部署、营销推动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碳减排贷款投放,高效落地首笔符合碳减排支持工具要求的碳减排贷款。通过这些创新实践,广东华兴银行不仅为自身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新路径,也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金融力量。
润泽实体经济,响应小微企业“急愁难盼”
小微企业在经营中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难点。一方面,小微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和信用记录,导致金融机构在贷款发放上更为审慎,另一方面,传统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审核过程繁琐、周期漫长,不符合小微企业快节奏的资金需求。对此,广东华兴银行坚持走到小微客户身边,了解小微客户需求,打造了华兴快贷、“华兴好企贷”等备受小微企业好评的数智化贷款产品,在传统小微信贷调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广泛长期的数据积累,构建了先进的风控模型,通过自动化流水分析、组合交叉验证、多维度核额等手段,优化线上、线下小微信贷全流程,以数智技术直击小微企业融资痛点。
在助力“百千万工程”方面,广东华兴银行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产品和服务,“贷”动乡村振兴。为解决珠海地区养殖户贷款的难点痛点,广东华兴银行以数智化小微产品“华兴好企贷”为抓手,为海水养殖户开展差异化定制化服务,引金融活水助力海鲈养殖“如鱼得水”,通过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广东华兴银行为昭信村的海鲈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金融力量。在江门地区,由于当地育林企业种植桉树的经济周期较长,林权主的资金周转压力大,该行江门分行积极主动对接,实地考察林地种植情况,育林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融资服务方案,并通过总分行联动,创新推出“育林贷”业务,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资金“及时雨”,还为该行助力乡村振兴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聚焦银发客群,推动养老服务提档升级
为了响应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广东华兴银行多措并举,从金融产品、服务渠道等方面进行适老化改造,增强老年人获取和使用金融服务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在线上渠道,该行积极打造养老服务,为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设备的“数字鸿沟”,该行推出并持续优化迭代手机银行App关怀版,为老年人提供大字体、突出查询及转账等常用功能的App版本,并配备了语音助手、在线客服等辅助功能,老年客户可通过输入语音引导至需要使用的功能,或使用在线客户进行业务咨询,让老年客户用得上、用得好、用得安心;同时,针对老年客群风险偏好低的特点,广东华兴银行推出适合银发客群的特色存款产品——安兴存产品。在线下网点,该行持续推进适老化改造,充分考虑老年人金融服务习惯,在网点设置清晰的标识,并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客户开设绿色通道和专属服务窗口,设置了老年人专属爱心座席、服务呼叫讯铃等,为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增设无障碍通道和轮椅,提供舒适便捷的助老服务和助老设施,同时,还配备了老花镜、温暖盖毯、赠阅报纸、便民药箱等暖心物品,及时为遇到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满足老年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不断提升老年客户的金融获得感与幸福感。
拥抱数字变革,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广东华兴银行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直播电商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新兴代表,发展势头迅猛。然而,众多中小商户却在资金方面面临重重困境。广州某小微企业从事直播电商多年,一直受困于资金问题,电商行业先货后款的销售模式使其资金压力巨大,货物发出后货款却在途中,导致企业不敢轻易扩大经营规模。广东华兴银行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痛点,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推出针对直播电商行业中小商户的线上融资产品。该产品能够实时获取电商商家的店铺经营数据,同时对接第三方征信、工商、司法、税务等价值数据,通过多维度数据整合加工,为风险评估提供更准确依据,确保授信安全。一旦评估通过,商户可迅速获得授信额度,并能根据自身需求灵活使用资金。
这一创新举措,是广东华兴银行将数字化能力融入具体场景,提升服务质效,支持区域特色产业、服务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的有益探索,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金融活力。与此同时,广东华兴银行积极建设开放平台,外拓场景金融,基于在产业金融领域的数字化实践,创新打造了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了“客户全线上化操作”“风控策略自动化执行”“业务资料无纸化采集”“产业数据资产化管理”“风险管理数字化监测”等多项业务创新,并成功在 养殖、塑化、冷链、运输等行业落地业务。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关键节点,广东华兴银行将持续秉持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扎实推进金融 “五篇大文章”,同时立足自身主责主业,持续增强简单高效的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切实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以及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供给,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征程中笃定前行,与地方经济发展携手并进、同兴共赢。
附件: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从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这一年来,各家金融机构围绕“五篇大文章”谋篇布局,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广东省本土城商行,广东华兴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在稳健发展的同时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华兴力量。
今年以来,广东华兴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统筹做好“五篇大文章”,多点发力优化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推动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能,彰显了地方金融主力军的责任与担当。
夯实创新底色,加大科创信贷资源倾斜力度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金融与科技、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围绕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广东华兴银行持续加大对科技类客户的信贷资源倾斜力度,主动为客户提供特色化和差异化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全方位为科创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稳步发展提供新动能。在产品创新方面,广东华兴银行深入科技类客群研究,制定了科创型企业融资专项机制,为优质科技型企业客户提供专属“科创贷”产品。同时,充分运用第三方大数据征信对企业科技属性进行评价,辅助准入,高效审批,批量化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在优化金融服务方面,广东华兴银行通过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科创金融产品与专属服务,并逐步向与非银业务撮合、政府贴息贴补、企业健康运营体检等解决科创企业“融资+融智”服务。在机制保障方面,建立科技型企业绿色审批通道,优先快速处理科技型企业贷款业务的审批流程,并通过开展专项竞赛活动,鼓励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投放。在防控风险方面,广东华兴银行通过大数据的合理有效应用,线下与线上渠道的有机结合,打造精准获客引流、智能审批、电子签约、自上而下的自动贷后监控体系,做到精准风控,降低成本、防控风险。
筑牢绿色根基,推动绿色金融多维发展
发展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积极实践者,广东华兴银行深入布局绿色金融,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全行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并通过顶层设计规划、信贷资源倾斜、绿色产品创新、“科技+大数据”赋能,引入第三方技术支持等一揽子机制,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多维度蓬勃发展。
在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中,广东华兴银行锚定“双碳”目标,不断开展创新实践,早在2016年开始便展现其前瞻性和开拓精神,将绿色金融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率先在广东省内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并在2016年-2018年连续三年累计成功发行5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2024年以来,广东华兴银行积极申报并成功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同时通过积极主动的政策专享、业务部署、营销推动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碳减排贷款投放,高效落地首笔符合碳减排支持工具要求的碳减排贷款。通过这些创新实践,广东华兴银行不仅为自身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新路径,也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金融力量。
润泽实体经济,响应小微企业“急愁难盼”
小微企业在经营中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难点。一方面,小微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和信用记录,导致金融机构在贷款发放上更为审慎,另一方面,传统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审核过程繁琐、周期漫长,不符合小微企业快节奏的资金需求。对此,广东华兴银行坚持走到小微客户身边,了解小微客户需求,打造了华兴快贷、“华兴好企贷”等备受小微企业好评的数智化贷款产品,在传统小微信贷调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广泛长期的数据积累,构建了先进的风控模型,通过自动化流水分析、组合交叉验证、多维度核额等手段,优化线上、线下小微信贷全流程,以数智技术直击小微企业融资痛点。
在助力“百千万工程”方面,广东华兴银行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产品和服务,“贷”动乡村振兴。为解决珠海地区养殖户贷款的难点痛点,广东华兴银行以数智化小微产品“华兴好企贷”为抓手,为海水养殖户开展差异化定制化服务,引金融活水助力海鲈养殖“如鱼得水”,通过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广东华兴银行为昭信村的海鲈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金融力量。在江门地区,由于当地育林企业种植桉树的经济周期较长,林权主的资金周转压力大,该行江门分行积极主动对接,实地考察林地种植情况,育林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融资服务方案,并通过总分行联动,创新推出“育林贷”业务,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资金“及时雨”,还为该行助力乡村振兴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聚焦银发客群,推动养老服务提档升级
为了响应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广东华兴银行多措并举,从金融产品、服务渠道等方面进行适老化改造,增强老年人获取和使用金融服务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在线上渠道,该行积极打造养老服务,为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设备的“数字鸿沟”,该行推出并持续优化迭代手机银行App关怀版,为老年人提供大字体、突出查询及转账等常用功能的App版本,并配备了语音助手、在线客服等辅助功能,老年客户可通过输入语音引导至需要使用的功能,或使用在线客户进行业务咨询,让老年客户用得上、用得好、用得安心;同时,针对老年客群风险偏好低的特点,广东华兴银行推出适合银发客群的特色存款产品——安兴存产品。在线下网点,该行持续推进适老化改造,充分考虑老年人金融服务习惯,在网点设置清晰的标识,并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客户开设绿色通道和专属服务窗口,设置了老年人专属爱心座席、服务呼叫讯铃等,为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增设无障碍通道和轮椅,提供舒适便捷的助老服务和助老设施,同时,还配备了老花镜、温暖盖毯、赠阅报纸、便民药箱等暖心物品,及时为遇到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满足老年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不断提升老年客户的金融获得感与幸福感。
拥抱数字变革,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广东华兴银行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直播电商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新兴代表,发展势头迅猛。然而,众多中小商户却在资金方面面临重重困境。广州某小微企业从事直播电商多年,一直受困于资金问题,电商行业先货后款的销售模式使其资金压力巨大,货物发出后货款却在途中,导致企业不敢轻易扩大经营规模。广东华兴银行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痛点,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推出针对直播电商行业中小商户的线上融资产品。该产品能够实时获取电商商家的店铺经营数据,同时对接第三方征信、工商、司法、税务等价值数据,通过多维度数据整合加工,为风险评估提供更准确依据,确保授信安全。一旦评估通过,商户可迅速获得授信额度,并能根据自身需求灵活使用资金。
这一创新举措,是广东华兴银行将数字化能力融入具体场景,提升服务质效,支持区域特色产业、服务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的有益探索,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金融活力。与此同时,广东华兴银行积极建设开放平台,外拓场景金融,基于在产业金融领域的数字化实践,创新打造了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了“客户全线上化操作”“风控策略自动化执行”“业务资料无纸化采集”“产业数据资产化管理”“风险管理数字化监测”等多项业务创新,并成功在 养殖、塑化、冷链、运输等行业落地业务。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关键节点,广东华兴银行将持续秉持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扎实推进金融 “五篇大文章”,同时立足自身主责主业,持续增强简单高效的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切实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以及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供给,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征程中笃定前行,与地方经济发展携手并进、同兴共赢。
附件: